人文典故

送乡贤胡国枢远行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13   点击:1213   来源:绍兴市上虞区虞舜文化研究会
    11月27日是感恩节,晚上7:30,我正坐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话筒里传来了北京虞籍乡贤胡序威的声音,他说:“胡国枢今天走了……”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令我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胡国枢先生身体一直很健朗,据我所知,他生前跑遍了全国名山大川,因为家住杭州宝石山麓,平日经常风雨无阻地攀登宝石山进行锻炼。去年11月1日,我还陪他参观了滨江小学、龙山公园;我与乡贤相遇相识,互为知己;我们乡贤研究会也是由他一路关照伴随,今天突然听说他离我们而去,实在令我震悼不已!
  一
  1928年,乡贤出生于上虞丰惠敕五堂,那是胡愈之的故居,氏族内和台门里的文化十分浓厚,胡愈之等族中长辈对胡国枢的成长影响很大。乡贤从小就读于上虞县立中山小学(即今天的丰惠镇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回来的几位爱国青年,小叔胡学恕、亲戚陈树谷、刘泰等会合故乡当地的爱国青年诸觉、杜其昌等,发起成立了上虞县各界青年救亡协会,会址设在敕五堂小叔胡序威家。乡贤和胡序威也参加了他们组织的练唱抗日救亡歌曲,扮演抗日活报剧“最后一课”等活动,从小接受了革命的熏陶。1943——1945年,乡贤赴上虞岭南泰岳寺春晖中学学习。抗战胜利后,跟着绍兴酱油厂当职工的父亲去绍兴稽山中学念了两年高中。1947年,乡贤回故乡小越曹家谯国小学当了一学期的小学教员。这段艰苦的岁月大大增加了他的人生阅历,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8年,乡贤在绍兴电信局任话务员之职,因为他思想进步,与中共地下党有了密切联系,在新中国成立之时便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担任了绍兴专区电信局局长之职,1951年,任绍兴市总工会副主席,不久调任浙江省邮电工会主席,1954年受省委派遣到中国人民大学接受理论教育培训,回省后留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工作,担任浙江省委领导的理论辅导老师,经常给省委常委上课,担任过省委党校的理论班主任。此时的乡贤与省委领导非常接近,本来应该有很好的仕途发展空间,但乡贤却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把兴趣转向了学术,选择了历史研究这个领域。他参与筹建了浙江社会科学院,成为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首任领导,并兼任了浙江省历史研究会与辛亥革命研究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乡贤今年87岁,30多年来,他以充沛精力,刻苦钻研,勤奋笔耕,在历史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8本,与他人合作由他主编的学术专著6本,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尤其是对蔡元培、陶行知等历史人物的研究和辛亥革命史光复会的研究,有深厚学术造诣和重要学术建树,获陈翰笙、金冲及等名家的高度评价。
  二
  乡贤是一位具有浓厚家乡观念的人,对家乡的人和事情有独钟,发表过不少眷恋故乡的文章,特别是发表在《上虞乡贤文化》第二辑中的《王佐——近代上虞乡贤之楷模》一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章记录了乡贤王佐为家乡人民创办新学,兴修水利,改良农田,抗灾救灾等光辉事迹。尤其是关于王佐为协助上虞首富陈春澜创建春晖中学,毅然捐献自家在白马湖的祖传田地并购赠与其相邻的部分土地,供建春晖新校址之用,事迹非常感人。
  2006年,乡贤在《上虞乡贤文化》第六辑发表了《中国新闻出版界的“全才”——喜读<大道之行——胡愈之传>》一文,文中将胡愈之誉为“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五位于一身”的“新闻出版界全才”。这个全新的提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后来被选入北京知识界编印出版的《胡愈之印象记》。
  2006年,乡贤参加了家乡召开的“胡愈之思想研讨会”,会后和小叔胡序威访问敕五堂,发现院内依然是茅草丛生,周边房屋随时有坍塌之虞,回杭州后,乡贤以一个历史学者的身份,致信给市委书记,建议应从保护这一历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迫切性考虑,及早对敕五堂危房进行抢修。2007年政府拨款对台门两侧平台、后进堂楼和东西两厢内侧楼房,进行修旧如旧的修复,重现了敕五堂原有的气派,面貌焕然一新。原在文革期间被毁的敕五堂大厅也被清理出一大片石板地。2009年由胡氏宗亲共同集资,按原样恢复重建了敕五堂大厅。2011年胡愈之故居被升格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通过乡贤和胡氏后裔的共同努力,在政府的支持下,终于在2014年11月3日举行了“胡愈之故居开放仪式”,令人遗憾的是,乡贤因病未能出席开放仪式。
  乡贤还是一位当代孝子,一家三兄弟,他排行老大,父亲胡士汀中年早逝,母亲李玉英很早就挑起了上要赡养婆婆,下要抚养三个儿子的重担。1952年之后,母亲搬到杭州一直跟着长子胡国枢生活。
  胡国枢三兄弟都十分孝敬母亲,1999年12月31日,母亲正逢100周年诞辰,他们把老太太扶上三轮车来到杭州火车站,照了一张20世纪结束的照片,后为钱江晚报记者所见,刊于2000年1月1日头版头条。由于家庭和睦,儿孙孝顺,母亲李玉英还被评为浙江省第五届健康寿星。
  2004年,胡国枢先生找我商量,说他母亲有一个心愿,虽是上虞人,却一生还未到过孝女庙,老人家听别人说:“一世不到曹娥殿,今后亲囡亲女难得见!”虽然已年届102岁,但还要圆这个梦,我对他的孝行大为赞赏。2005年4月27日,胡国枢先生果然陪着103岁的老母亲前来故乡拜谒孝女庙;老寿星身体十分健朗,一头银发,面色红润,走路笔挺,脚步轻捷,那天中午到凤鸣山农庄用餐,当她迈上坡路时,我赶过去想搀她行走,不料她将手轻轻一推,自己独自走了上去,令围观群众啧啧称奇。
  三
  乡贤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著作等身,有着许多可以用来炫耀的“资本”,但却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也不夸耀自己,慈眉善目,待人谦和,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忠厚长者。他对我会非常关照,2001年1月6日,乡贤研究会在卧龙集团召开成立大会,我请了两位乡贤和一名著名学者给力助阵;他们是著名导演谢晋、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还有一位乡贤就是胡国枢先生。平时,他对乡贤研究会一直关怀备至,经常写信给予鼓励和支持,认为:“乡贤会的工作对头,抓住了方向,抓住了人,抓住了上虞人的发展主导方向和本质特点,把准了上虞历史发展的文脉。”
  2010年7月26日,他为了给我的作品《上虞故事传说》写序,甘冒酷暑,流着大汗,欣然挥笔。平时,我会一些重要的文化活动,只要我们有求于他,他从不斤斤计较,不辞辛劳,一定赶来捧场。
  2007年10月,他还专门写了封长长的信,衷心祝贺我会成立六周年,题目是《乡贤文化根深叶茂,乡贤研究会任重道远》。2011年11月。他又为庆贺乡贤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写了一封长信给予鼓励,信的结尾他热情洋溢地称赞我会:“上虞乡贤研究会是一个平台,为上虞人民与社会的需要,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乡贤研究会是一条纽带,联系着众多乡里乡亲。随时准备尽自己的能力,效应尽之劳;乡贤研究会是一个窗口,她为上虞内外作宣传、作报道、作沟通,通过她使在外游子常能感受曹娥江亲切的涛声与沥海吹来的乡风;乡贤研究会是一个阵地,她将为故乡的建设与现代化事业鼓实劲,扬正气;乡贤研究会是一个品牌,她将以乡贤的高洁品格与聪明智慧激励广大青年奋发向上。”
  胡国枢先生是一位挚爱桑梓的著名乡贤,是乡贤研究会的知音,是我的良师益友。昨天是“感恩节”,社会上都传递着浓浓的相互感谢的祝福语,我们故乡人民感谢您,望您一路走好!■ 陈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