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交流

百姓故事会成为民间文化沙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5-21   点击:1067   来源:绍兴市上虞区虞舜文化研究会
    上周五,下管镇中心小学来了两位老爷爷,一位人称“三祈阿伯”,既会写故事,讲故事,还会唱抗战老歌;另一位是退休教师,人称“惠民老师”,当天带了一张名为《日寇入侵下管烧杀罪行图》的简笔画。据了解,这张画,是专为当天的抗战故事配图所画。
  这两位文艺型老爷爷,都有一个共同身份:下管镇民间故事协会的故事员。何为故事员?进学校,去工厂,坐弄堂,走村口,为下管人写下管故事,讲下管故事,就是他们在做的事儿。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管当年又是日军入侵的重灾区,自然该地的抗战事迹成了故事的最好题材。据了解,这一故事协会早有雏形,尤其是这些年,光是自采自写自讲的故事,就有上百个。
  最初的乘凉故事会
  在乡间村落,一般都有个供村民聊“大头天话”的地方。要么是村口大树下,要么是桥头小店,尤其到了夏天,屋里热,更多村民习惯在饭后出来乘个凉,聊会儿天。据下管镇民间故事协会负责人介绍,当初在下管的勤民村(今新民村)就有一个乘凉故事会,其中有位活跃分子,名叫徐秋铭,不光在自己村讲故事,也被邀请到邻村讲,人气相当高。有意思的是,如今的故事协会里,就有他。
  乘凉故事会都讲些什么?1987年,上虞发起了一项关于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普查工作,当时的下管也把工作渗透到了各个村。挖故事,讲故事,写故事,一时之间,激起了大伙儿对故事的极大热情。
  “现在的振新村留余堂附近,有一口‘李嫁井’,名字很特别。至于这个名字怎么来的,也有个有趣的故事。”故事员孙霞芬告诉记者,自己当年在镇里做文化工作,也参与了故事收集,其中一个叫“李嫁井”的故事就挺吸引她。原来,这口井正如其名,里边的确藏了个关于嫁娶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丰惠有一户李家,要把女儿嫁到下管去。女方家底殷实,嫁妆置备得相当周全,还另有山地田产。但不知哪位好事者说了句,再怎么齐全,水总要吃着下管的。没想,这一句话让李家也认真了。出嫁当天,让人称奇的是,吹打队伍后,另跟了十几担水。一路上,一个小酒壶反复加水滴水,直至下管留余堂的一口井前。而这一口井,也是李家此前命人所挖。这意思是说,这一口井的水也是从娘家引来。可以说,这口井,把民间常有的地域之见表现得又智慧又有意思。
  到了2010年,民间文艺备受重视,如何快速有效地把本土的文艺团队拉起来,动起来,下管开始了自己的思考。时隔20多年,乘凉故事会再次被人提起。到2014年,故事会正式定名为“下管镇民间故事协会”,顺利跻身该镇的十大民间文艺团队。
  乡土文化的亲近者
  这些年,协会讲了不少故事,其中主要的下管地名故事、乡贤故事、孝德故事、廉政故事等加起来,就有上百个,若打印成册,就是一本活脱脱的乡土教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故事都由故事员们进村入户,自采自写自讲。
  “以前只在村里讲,现在我们也把故事讲到学校、工厂、敬老院,大家还蛮接受我们的。”孙霞芬告诉记者,有一回,他们去一家工厂讲,事先了解到女工比较多,就专门准备了几个关于好媳妇好婆婆的孝德故事。因为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住在各村的身边人,大伙儿的反应相当活跃,事后有好几位女工还忙着推荐自己了解的好媳妇好婆婆,建议故事员们也前去走访采写,并热情地在其中牵线搭桥。这让故事员们尝到了就地取材的甜头。
  当然,故事好听,怎么听也很重要。到后来,遇到相对安静的工厂车间,工人们可以一边忙手头的活,一边听故事,两边都不耽误,这一形式颇受欢迎。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些年,协会也慢慢积累了些经验。譬如党政机关讲廉政故事,学校学生讲地名、乡贤故事,弄堂巷口讲孝德故事。此外,考虑到听众的语言习惯,方言版故事也不再一家独大,故事员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据了解,协会目前有10名故事员,其中年纪最大的徐三祈老人,今年84岁,被人称作“下管活档案”,镇上无论大小,都亲切称其为“三祈阿伯”;年纪最轻的是芦山村委的一名结报员,27岁的小伙,人称协会“小鲜肉”。
  “地方上对民间文艺团队也很重视,活动怎么搞,什么形式更有意思,乡镇党委的领导也经常参与我们的讨论,这让我们做起来也相当有劲头。”据该协会负责人介绍,加上故事会,该镇目前已有10个民间文艺团队,且专门组建了一个工作站。平日里,各队成员互相切磋,互相交流,气氛相当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