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要闻

上虞区虞舜文化研究会赴广西桂林追寻舜帝踪迹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11-1   点击:897   来源:绍兴市上虞区虞舜文化研究会
10月26日至28日,上虞区虞舜文化研究会、区舜裔联谊会部分会员赴广东桂林追寻舜帝踪迹,并与广西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桂林市文物局、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领导、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交流。
在为期三天的考察、交流活动中,上虞区虞舜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宝炎介绍上虞人文历史、名人名产及区委、区政府依托历史文化地域优势,发展旅游业繁荣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博得领导一致好评。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徐熔重点介绍,该市如何弘扬历史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同时,虞舜文化研究会还向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分别赠送了虞舜文化丛书、虞舜文化研究会会刊,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也向虞舜文化研究会馈赠桂林文物古迹文化丛书。
桂林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周有光在介绍当地人文景观时,重点叙述虞帝晚年曾到达桂林,登上虞山,在桂林逗留三年。据传,虞帝带动当地老百姓治理山水,传播耕种、引领道德文明,使这一带老百姓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这也是“德自舜明”的具体表现,也与虞舜文化研究会多年研究虞帝文化历史完全相吻合,使会员们提振士气,精神焕发,增强对寻访虞舜文化历史遗迹的决心与信心。
第二天会员们来到该市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了解象鼻山渊源历史。传说,舜的弟弟象为人险恶,舜为官后为改变弟弟去恶从善,并带象外出征战,并屡次荣获战功。后虞舜派象到南方有庳的地方任部落诸侯,带动当地百姓传播东方文明,降服水妖,平了河面,帮助农民劳作,疏通水道,使老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定、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当地老百姓为纪念象取得的丰功伟绩。当地有一座酷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后来老百姓就取名这座山叫象鼻山。 象鼻山呈东北走向,长约180米,宽约100米,相对高度50米,海拔约200米。象鼻山奇特景观已成为当地一大旅游圣地。
第三天会员们又赴虞山公园参观考研,瞻拜舜帝。虞山公园位于桂林城北,因园内虞山,虞帝庙而得名。园美庙灵、山奇洞幽,规划面积1万平方米,是桂林市最美、最大以及最古老园林,也是桂林山水游览的开山地和桂林历史的渊源地。虞山突兀矗立,林木苍翠,环境幽谧。山的西麓,韶音洞贯穿南北,悠风习习,与皇泽湾的淙淙流水和洞口阵阵林涛,交织成韵,有如韶乐。“舜洞薰风”为桂林著名老八景之一。主要景点有虞帝庙、怡沁园、三绝碑、五福塔、闻韶楼、韵音洞、九重天、美泉宫等。虞山公园2001年6月已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四千多年前,华厦文明始祖之一的虞帝南巡曾到这里,秦人立碑纪念,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这座桂林最早的庙宇,古往今来祭祀虞帝者络绎不绝.被视为桂林的福地。虞山现存古代碑65件,其中以唐代韩云卿撰文,韩秀石手书、李阳冰篆刻的《舜庙碑》和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靖江府新作虞帝庙》最为珍贵。在虞山东麓崖上镌刻的一座距今1400多年的观音像更给公园增添了神采。
虞山公园整体大而又细致,细节精巧雅致,其造园手法别具一格,风格独树一帜,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和西方相兼容。公园可分南北两个景区,南园景区主体气势恢弘,而北园景区充满现代气息。(陈晓潮文 吴焕祥摄)
韶音洞在虞山西麓,为一南北对穿的古地下河道,高2~3米,宽5.5米,深105米,面积约720平方米。北洞前淙淙流水、阵阵松涛,交汇成韵,有如舜帝所制“韶乐”,因有韶音洞之名。张式《韶音洞记》云:“洞之深凡十有三丈,广二丈有奇。牖之外少西,有地隆然而高为台,可钓。明年秋,又于洞之左得小丘,平广爽垲,江出于旁,凡桂之山,瑰奇杰出者悉献其状。”明周进隆题“韶音洞”洞名,清俞徵题“薰弦”二字,都表达了洞的特色。传说圣贤孔子曾到过虞舜的韶音洞,听了韶音尤如酒醉三天。
虞帝庙坐落虞山公园东面,这个是有千百年历史的虞帝庙,曾多次废建。现今虞帝庙是在1996年,政府投斥巨资在旧庙残址复建,其背后即为虞山,使虞山、虞庙浑然天成。历史上,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商贾政要抵达桂林,首先要来到虞帝庙谒拜,登虞山揽桂林的山水佳胜后,才到驿站投宿。虞帝庙“庙灵”闻名天下。
富态簇新的“五福塔”。这座体型宽大的五福塔楼是台湾某富人捐资修建。寓意五福临门高塔的塔尖是个宝葫芦,是用了2.88公斤黄金打造而成,葫芦下面是镀金的九层圆圈。到了最高层,顶上高挂“平安钟”。
一尊姚象的铜像端坐在平台地中央的石座上。头部光秃的铜像雕塑的是舜帝的弟弟、中国象棋创造者:“姚象”。据说他从出生到去世都没长过一根头发,民间传说的“聪明绝顶”也是由此而得来。
华夏大地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古代历史遗迹,弘扬虞舜文化,发掘虞舜精神,正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所在。多年来,虞舜文化研究会走访专家、遍问传人,攀山登崖,寻祖访源,不远千里,考察与帝舜相关的遗址遗迹,用序列性的生活链和密集型的活动史再现了舜帝故里的优秀传统文化史。
虞舜文化研究会一直奉行“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按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办事,为加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添砖加瓦。